換最多工作或情人,8年後反而是最不快樂,為什麼?

2011111010:00
換最多工作或情人,8年後反而是最不快樂,為什麼?
由史丹佛大學做的研究刊於《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學術期刊,
學者在八年前找了132MBA的學生,趁他們還沒畢業的時候,問問他們對於未來職場的展望?
這種研究可想而知,有些人一定是對自己抱持著比較樂觀、正面的展望,有的人則對自己是比較
悲觀、負面的;有的人認為工作以後薪水一定會「節節高昇」,有的人則認為薪水不會升得這麼
快、挑戰還很多。
四年後,學者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學生,結果發現,當年比較「正面樂觀」的同學們,
竟然平均每人在這四年中換了高達四份工作,也就是一年要換一份工作,這真是非常的驚人的
換工作頻率!
反觀當年,比較悲觀、沒自信的人,在這四年中,竟然平均只換了二個工作
有趣的是,就這樣又過了四年,也就是距他們當初畢業的八年後──
八年後,學者再次找回這一批樂觀與悲觀的MBA畢業生,樂觀的人換了一大堆工作,而悲觀的人
只換了一點點工作,這時候,學者再一次拿出當初的問卷,測量一下這一百多位同學們對於現在人
生的滿意度,竟然發現,悲觀的人「後來居上」,竟比樂觀的人活得更好
WHAT?怎麼可能?
狀況竟然「反過來了」,原本樂觀的人變得傷心了,而原本悲觀的人變得開心了!
這八年的研究,到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
背後可能暗示著很重要的格言,你可以說,它默默的揭破了社會太開放之中最大的謊言:

一、世界上根本就沒有Dream Job(滿意的工作):你常換工作,可能是因為太傷心,或是因為太貪心,總之,你一定有足夠的自信去「想像」下一個工作會更好,才敢換工作!
但這個一百多人的八年研究告訴我們,有可能,平均來看,我們都是錯的!世上根本就沒有符合我們要求的那種完美工作!我們根本就是像是馬在追頭上的胡蘿蔔,或是狗兒在追自己的尾巴,我們永遠都追不到!
二、常常換工作的人低估了「常常撲空」的殺傷力:嗯,你會說,世上沒有Dream Job你知道!但是沒關係,一直換,換到「比較」適合自己的,就ok了!但我們在「追夢」的時候,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不斷的「追夢」,就表示我們也是一直在「撲空」;我們自以為追夢少年多麼浪漫,但大大忽略這過程中不斷的「撲空」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這種不斷而來的挫折感,讓自己的傷心,默默的開始累積下去,隨著你的夢想,一步一步的在你的身後累積成一股龐大的怨氣。
三、愈被殺傷,反而還愈繼續換工作:你說,好,一直撲空你不怕,但接下來就是最可怕的事了!人們對夢想有不同程度的「毅力」去追逐,愈正面樂觀的人,他對夢想的「毅力」就愈大,就算一直「撲空」也一直能持續下去,但,也因此反而讓他真的會不斷的自我去「撲空」,直到彈盡糧絕、沒有力氣為止。八年是很久的一個數字,在八年中,這些MBA學生要結婚生子成立家庭,原本樂觀的已經都「沒力氣」了,所以才會在八年後的研究中呈現一片的「悲哀」。
天啊!意思是說,你愈樂觀,愈有可能進入一個無止境的循環,尚且就稱它為「樂觀撞牆循環,說它「謊言」可能言重了些,應該說,這是樂觀的人,在現代這種開放的社會裡,自己的「宿命」,而這個宿命,那些樂觀的人看不到,反而只有以下兩種人看得到:
第一種人:本身悲觀的人,一開始就猜到。
第二種人:已經成功的離開這個循環,不需要在其中繼續換的人,回過頭來才看到
請注意:如果將以上文章的「工作」二字,替換成「愛情」二字,不也是一樣的道理!看到許多朋友,異性朋友一換再換,不斷的在找尋更好的對象,在某程度上那表示他/她有足夠的自信,也藉由找到更棒的愛情不斷的印證了自己,但也因此反而一直「定不下來」,換句話說,就和換工作一樣,對未來未發生的事情過於樂觀,一致於一直不滿意「現在這一位」。
永無止境的追尋,卻忽略了「撲空」的挫折,一次又一次,自己的耐心也在默默的損耗當中!可怕的是,如果此人真的太有信心?那麼他會更無止境的去「撲空」,直到那種挫折感已經大到無法避免,他才轉頭一看,發現身邊的人每一個人都比他快樂,而他原本是最樂觀、最陽光、最有未來的,八年後,他卻是最落魄的
這是多麼有趣的事。從前人的束縛較多,大部份的人,沒有這種「多換多看、多換看看」的權力

現在你什麼都可以「換」,看不慣就換,換一個來試試看,愈樂觀的人,反而愈容易陷入這樣的「陷阱」,在老後,才徹底的悲觀了。
你樂觀,對工作是好事,但工作不會同等的對你,你可能因為你的樂觀,你反而會愈來愈難過、愈來愈傷心,總有一天你的樂觀會變成悲觀,到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研究的學者講了一句話很好:想要人生滿足,不是拚命去「追」(pursuing unrealistic ideals),而是調整「滿足的定義」(managing expectations),古諺說:「知足常樂」,但人們是不懂得知足的,除非跑到自己腦袋裡去修修改改一下,將「知足」的定義不要訂這麼高。
這份研究讓我們有了不太一樣的思維,可以重新審視你的樂觀,或許,它應該再收回一點點不要被現代社會的自由給失去了你難得的樂觀與自信,丟掉了該得的幸福與快樂。
(原文來源:Orin Zebest